
父母那一辈像牛一样耕作,默默地承受生活带给他们的遭遇,养育子女,被动地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,被世俗社会牵着往前走!
奶奶抱怨着为何爸爸还不来,那天晚上一直在下雨,我们坐在爷爷居住的供电所传达室门口,等待着爸爸来接我们回家;
印象中只有这么一个场景留在了脑海里,父亲披着雨衣,出现在大门口,他好像从天而降,那个晚上一个父亲形象和意义具象化了;
二三十年前,从白彪村去新市镇交通极不方便,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赶一趟市集,我记忆中最常用的方式是水泥船,船尾装着柴油机,哐当哐当沿着运河去新市镇采买生活用品,往往是村里几户人家结伴同行,父亲开柴油机的水平不赖,很稳当;公共汽车的出现也是好些年以后的事了,偶尔路过村庄;
交公粮的那些个童年夏季,水泥船是唯一交通工具,稻谷放满了整节船舱,我总是一同前往,回来的路上父亲买几个毛桃子当作零嘴;
那一年父亲抱着我焦急的去新市医院,交通不便,水泥船的速度有些慢,可能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,我失去了一小截手指;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,我还大方的给同学讲述这段历史;到了高中以后,青春期的羞涩和自尊让我变得极其内向,不愿意袒露自己,我带着家庭给我的所有情绪渡过了整个青春期;
我坐在父亲二八大杠的后座上,那个晚上的空气真是好极了,也冷极了,那个冬季的夜晚父亲带着我去妈妈上夜班的工厂,去接妈妈回家,路过圆满大桥时,月光倾泻照着我们前行的路;
我的童年遇见了父亲的壮年,二八大杠的后座有许许多多的回忆;
时空一隅有我们家的安身之处,岁月不曾特别关照,倏忽一下,鬓已星星也,原来是下一代冲撞了上一代,冲撞了我父亲的壮年,中年。
童年夏季的那场雨水落到了我的成年世界;
我长大了,成为父亲;
开始以父亲的角色去理解父亲;
父亲不是万能的,在外面的世界有很多无奈,我们的生活被很多力量左右着;
当我理解了父亲的无奈,以父亲的经历去解释父亲,我开始理解责任和爱,虽然没有用言语表达出来,却一直流淌在身边;
三十年,日月交替,斗转星移,叫人间换了好些模样!
近来重读阿城的短篇小说,父亲节这一天刚好读到《孩子王》,王福写他的父亲,“早上出的白太阳,父亲在山上走,走进白太阳里去。我想,父亲有力气啦。”